記者楊楓 向潔
  將孩子送入高價英語培訓班,上完課後再“逼問”孩子學到了什麼……這種傳統的培優模式,已經被江城部分家長直接踢“出局”了。這些家長為孩子找到了更為“時髦”的學習方式——聘請外籍教師走進家裡,陪孩子做游戲、聊天,甚至接放學、逛公園。
  ▲外教蘭伯特寓教於樂。記者李子雲 攝
  純玩式
  “我覺得星期三最開心了,有蘭伯特叔叔還有一群小朋友一起唱歌、跳舞、玩游戲,特開心!”家住百步亭,今年5歲的女孩祺祺談起外教“陪玩課”一臉興奮。
  祺祺媽李女士是硚口一所小學的英語老師,自己的業務能力扎實,但面對5歲女兒的英語啟蒙,她並未親自上陣,而是選了一位來自加納的外籍教師蘭伯特。每個星期的外教課,都是讓外教陪孩子們唱歌、跳舞、玩游戲,或者進行情景表演。
  李女士還組織了該小區其他5位媽媽,組成了一個“外教陪玩孩子團”,蘭伯特輪番在六個家庭里“陪玩”。在蘭伯特的帶領下,“孩子團”仿佛穿越到了英語國家,孩子們也用英語聊天、開玩笑,氣氛特別融洽。
  “我希望女兒一開始學英語就是快樂的,而不將英語學習變成一種被家長逼迫的負擔。”接下來,李女士還計劃讓蘭伯特帶孩子們一起聚餐、逛動物園等,讓孩子學習英語“玩並快樂著”。
  陪聊式
  為出國打基礎
  一份水果拼盤,兩杯咖啡,幾片剛剛出爐的全麥麵包……每周三晚,家住常青花園的童媽都會精心準備幾樣可口的小吃擺在餐桌上,等待外教保羅前來給11歲的女兒上“一對一”的陪聊式英文課。
  童媽直言,過去她也隨大流,把女兒送到某知名培訓機構學習英語。學了一年左右,女兒覺得很枯燥。儘管成績在不斷提升,但她還是決定就此打住。“將來我是計劃送女兒去國外念書,英語只是一個交流工具,考試固然重要,但培養英語思維更重要。”
  保羅和孩子以“聊天”為主。聊天的內容很寬泛,聊完正題後,剩下的時間他會和學生一起講他的生活經歷、講小笑話、吃茶點。
  童媽說,每次保羅一來,女兒就自動調整至“英文模式”。對於女兒來講,外教保羅不像是一位老師,更像是一位每周都會來家裡做客聊天的朋友。
  兩手抓
  中教好還是外教好
  “中教是‘骨’,外教是‘肉’,一定要雙管齊下。”經朋友介紹,家住北湖的劉女士剛剛跟朋友拼了一個外教,讓外教陪著孩子聊天游戲。但同時她還幫兒子報了一個培訓班。
  都是學英語,有必要報兩項麽?劉女士坦言,起初朋友請外教上門“陪玩”她也覺得沒必要,半年後,她發現朋友的小孩不僅敢說,而且口音更純正。於是,她打算退了培訓班,跟朋友拼一個外教讓孩子一起“玩”。上了兩次課後,她發現外教不按常理出牌,連教材也沒有。孩子倒是玩得挺開心,但劉女士擔心,怕孩子雖敢說了,考試不過關怎麼辦?再三考慮後,她決定“兩手抓”:培訓班的課繼續上,外教照常上門,中教主攻單詞、語法,外教陪玩、陪說。
  “牛媽”支招
  “家教”為主 “外教”為輔
  究竟該不該請外教陪玩?還是中教、外教一起請,雙管齊下保證質良矣幸凰壩⒂錙M蕖鋇摹芭B琛蓖趑奚煤⒆友в⒂鐧木硎荊⒆友壩⒂錚巳は刃校彞ソ逃鰨飩唐鸞跎咸砘ㄖ謾�
  汪艮生有兩個女兒,大女兒龍香凝、小女兒龍秋伊分別在武昌積玉橋學校讀八年級和三年級,兩個女兒已能用英語和外籍人士對答如流,還曾分別獲得楚天英語大賽的特等獎和一等獎,併入圍全國總決賽。而兩個孩子從未接受過英語培優。
  汪女士說,兩個孩子均是從小學二年級才開始接觸英語。從英語啟蒙開始,女兒們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。汪女士總結有五條:一、讓孩子每天早晚自覺讀英語三十分鐘以上。二、跟孩子一起學習英語。三、在家用英語和孩子交流。四、用電影原聲來讓孩子練口語。五、始終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第一位。
  在孩子具備一定英語基礎後,汪女士也請過英語外教到家“陪玩”,幫助孩子勇於開口,敢講敢說,訓練英語思維。
  記者觀察“厚英薄語”現實普遍存在
  記者觀察
  “厚英薄語”現實普遍存在
  採訪中,記者發現一個現象:請了外教“陪玩”的孩子,不少在外面還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。不少家長直言,孩子投入到英語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已超過學習語文的時間和精力,所投入的費用更無法比擬。
  對於“厚英薄語”現象,不少家長有自己的想法:一部分家長直言是為孩子考外校做準備;一部分家長認為雙語、多語是未來的人才需求趨勢,語文作為母語有著先天語境優勢,多花點時間、精力打好外語基礎無可厚非;還有一部分家長表示現在“留學熱”呈低齡化發展,從小學好外語為出國作鋪墊。  (原標題:江城媽媽為孩子 聘外教“陪玩陪聊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r66qrep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